中国汽车外观件制造商
中国汽车外观件制造商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淘汰赛开始?上汽奥迪杨嗣耀:放手一搏

淘汰赛开始?上汽奥迪杨嗣耀:放手一搏

来源: 日期:2023-11-21

    11月17日,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本届车展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持续发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风向标”作用。在本届车展中,汽车之家“创变谈”邀请企业高层共话车市风云、聚力行业未来。其中,上汽奥迪营销事业总经理杨嗣耀与汽车之家展开深入交流。

 
  自上汽奥迪成立两年多以来,主要导入市场三款产品——奥迪A7L(参数|询价|全景看车)、奥迪Q6和奥迪Q5 e-tron。“这三款车都是各自细分市场天花板级别的产品,对于提升品牌形象起到了非常正向的作用。这也为后续产品投放再上一个台阶打下很好的基础。”杨嗣耀称,“谈到后续的发展,除了会继续投放新的燃油车产品之外,股东双方上汽和奥迪也会投入各自资源来开发更适合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会为后面的发展注入新的势能。”
 
  新势力品牌迅速发展,无疑给传统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杨嗣耀坦言,“今年是很特殊的一年,我从业20年,从来没有觉得有任何一年和今年的‘卷’可以相提并论,卷的背后就是要开始淘汰,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可能静静地死去,最后还是要放手一搏。这样的形势可能要延续到2025年,我们也会做好准备。”
 
以下为对话实录:
 
   您如何评价上汽奥迪成立这几年以来所面对的挑战和取得的成绩?面向未来,您认为属于上汽奥迪的市场机遇是什么?
 
  杨嗣耀:上汽奥迪运营有两年多的时间,这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这两年多我们做了很多事情。第一我们树立、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根据这两年的积淀,以及在营销模式上的坚持To C,与用户直连,整个上汽奥迪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第二我们导入三款产品,不管是A7L,还是Q6,还是Q5 e-tron,这三款都是各自细分市场天花板级别的产品,对于提升品牌形象起到了非常正向的作用。今年的市场比较卷,我们对A7L的营销策略进行了调整,A7L在细分市场份额的占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在A7L每月销量稳定在2000台以上,我估计11、12月只要整体市场正常发展,A7L的销量应该能再上一个台阶,对一个上市不到两年的产品来说,在C级车的细分市场上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
 
   从渠道端来说,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有170家线下门店投入运营,明年有望进一步提升到240家,2025年随着一大波新产能的释放,我们把第一阶段渠道的总数设定在300家左右,覆盖国内100多个城市,这是目前在渠道上的规划。
 
  我们在品牌运作之初,决心要让上汽奥迪成为一个更加贴近消费者的豪华品牌,我们非常重视APP的建设,从接触我们品牌之初到下定再到看车,我们加大了APP方面的投入,两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100万APP的注册用户,在公域、私域投放上实现了2亿次曝光,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整体来说,我们为后续产品的投放再上一个台阶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谈到后续的发展,除了会继续投放新的燃油车产品之外,股东双方上汽和奥迪也会投入各自资源来开发更适合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会为后面的发展注入新的势能。
 
  您刚才提到奥迪会和上汽开发全新的平台,也计划推出新产品,能不能再详细透露一些内容?
 
  杨嗣耀:上汽与奥迪双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具体细节还在谈判中,但是整个产品开发已经在推进中了。我们比较淡化平台或者架构的概念,传统燃油车大家都讲架构,说这个车垫高就变成SUV,追求规模效应,从一个架构一个平台上能共用的尽量共用,甚至很多产品带宽幅度如果能够扩得更大,证明规模更大,成本更可控。
 
  在电动车领域完全不是这个概念,在电池、电芯各方面的投入会造成产品竞争力下降,这不是一个共享的概念。首先这是一辆奥迪,130年历史的传承,传承了奥迪的技术内核,我们把双方最好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开发一款更适合中国市场、中国消费生态的引领智能出行的一款全新奥迪产品。
 
  而且我们在谈的不仅仅是一款,而是一个系列的产品,这些都会陆续投放到市场,具体要等双方更多细节确认之后,再进行公布。
 
  从一起开发全新的品牌可以看出,奥迪对合作伙伴的放权越来越明显,除了电动车之外,其他方面的自主研发权限是不是也会进一步扩大?
 
  杨嗣耀:明年是上汽大众企业的40周年,之前我们习惯引进外方技术,做本土化改进,验收进行投放,现在不是这样,以前大家说市场换技术,现在中国所积累的智能互联的技术,在全球都是领先的,不再是放权的概念,而是大家把自己在每个领域的技术拿出来共享,看哪个最适合新的这一代产品的技术迭代,大家共同来定义和开发产品。
 
  感觉插混在欧洲那边不是像中国市场这么火。
 
  杨嗣耀:PHEV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消费者需求,既要又要还要,我既要经济性(如果充电出行就很省钱),又要方便快捷充电,还要驾驶的操作性。大家对产品的理解不同,也身处不同的市场,整体的使用环境包括每天上下班使用的里程也不一样,所以就产生不一样的需求,作为企业就要想办法满足这样的需求,更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总的来说,大家还是觉得纯电是最终的技术路线吗?您觉得插混在中国市场的窗口期还有几年?
 
  杨嗣耀:这个很大,我觉得终极道路来讲应该是属于电车的,PHEV也有需求,不光是PHEV,也包括增程式,消费者有这方面的需求,现在增程式更多体现在需要很智能的车,能和我人机交互的体验,有丰富的使用场景,所以不能单切来看哪一块。
 
  只要消费者的需求在那里,无论是智能驾驶,还是电动车,都将成为市场的大势所趋。
 
  用车方式也会变化,只是点到点的一个载具而已,只要大家还在自己开车,PHEV的确是比较能够融合各方面需求的,这个和今后成本也有关,之前大家对PHEV市场的判断是有两套结构,有油有电,所以它的成本不可能做到单纯靠电或者靠油的车,现在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做到和燃油车差不多,这个的确可以改变现状。
 
  临近年终,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您怎么描述2023年的汽车市场?面对2024年,您认为整个市场走势将是什么样的?
 
  杨嗣耀:今年是很特殊的一年,任何一年你可以讲两三个关键词,而今年我觉得一个词就够了,就是“卷”,我从业20年,从来没有觉得有任何一年和今年的“卷”可以相提并论,卷的背后就是要开始淘汰,有些人预感到被淘汰的危机,有的人觉得我已经在淘汰的边缘,或者少数品牌已经被淘汰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可能静静地死去,最后还是要放手一搏。
 
  大家都说今年降价不丢脸,丢脸的是降价都没用,降价以后销量没起来才是丢脸的。我想再过很多年再回头看,2020年可能是分水岭,之前的汽车更多偏向于传统汽车,之后会出来更多智能新能源汽车,今年也是一个很显著的一年,从今年开始很卷,大家为了生存都豁出去了。
 
  明年大概率还是会维持现在的状态,因为很多人被卷走了,剩下的人日子才会好过一点,这样的形势可能要延续到2025年。以前我们常常讲要到年底了,大家要考虑一个经典问题,你今年是保销量还是利润?今年我们都不问这个问题,。
 
  今年从一个“卷”字就可以道尽整个行业的大局,包括从业者的辛酸,明年我们也准备好了,大概率也是这样的情况,这对我们也是一个考验,中长期一定要坚持整个品牌的调性,因为大家面对的市场环境是一样的,但是大家采取的措施肯定不一样,这基于你背后的积淀、底蕴包括未来的整体规划都会进行调整,明年的整体情况来说,当然我们对经济向上还是保持信心,各方面的信号比如说国家明年在年初开始可能有刺激的政策,大家都想着经济向好发展,市场也会进一步搏杀,我们也会做好准备。

免责声明: 1.本平台目的本着服务汽车外观件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交流商机的桥梁,如出现虚假宣传,违反法律法规,侵权他人知识产权,请第一时间来电或致函告之,本平台会及时回复改进并协助解决一切违法违规问题